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190字。  2010年临沂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            2010.3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非选择题答案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对峙有恃无恐       机杼毁家纾难         当选独当一面
  B.伉俪引吭高歌       炽热独树一帜       呕吐吐故纳新
  C.儒雅相濡以沫      偌大一诺千金         暴露泄露天机
  D.宵禁不屑一顾      教诲风雨如晦       横财横行霸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凑和   文绉绉    事必躬亲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蛰伏   大杂烩    克敌致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宣泄   名信片    贸然行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松弛   挖墙脚    乐不可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          ,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2)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          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3)朝鲜媒体近期接连发表评论,          美国接受朝鲜提出的签订和平协定以替代《朝鲜停战协定》的建议。
  A.熏染     筹办      督促              B.熏陶     筹措         督促   
  C.熏陶     筹办     敦促              D.熏染      筹措       敦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天来奥巴马不断向中国发难,对北京方面的愤怒置若罔闻,就是为了要在国会中期选举临近的关头取悦选民、挽救不断下跌的民众支持率。
  B.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儒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强调人与自然鼎足而立,人可利用自然,掌握和运用规律,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C.在商品房价格迅速攀高的情况下,大量违法建筑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每一座大型城市的边缘,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社会治理的尴尬地带。
  D.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加剧、资源能源耗竭等挑战,大力提升和培育低碳竞争力,能为企业和国家逆势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不竭动力。
  B.社科院考古专家认为河南安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但并非最终结论,要“盖棺定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C.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D.由于菲律宾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海水没有出现重大变动,菲火山地震研究所今天下午解除了智利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可能袭击菲国的警戒状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