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五十步笑百步》
教学目标:1、掌握若干生字生词。2、初步了解孟子说理的特点。3、初步学会分析比喻说理的文章。4、学会准确翻译文方言句子。5、感受孟子贵民、为民的思想。
重点难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体会孟子的说理艺术。
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机
教学过程:
一、黑板上预先写出:“孟子两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分清孟子与《孟子》的区别继而导入新课。3′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一位善于辩论的思想家、政治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抨击当时的暴君、暴政,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孟子》,一部记录孟子言论的书,为儒家经典之一。(幻灯1)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篇《以五十步笑百步》,了解一下孟子说理的特色。
二、朗读:(1)跟录音轻声朗读课文。2′
(2)分组分角色朗读。一二组读梁惠王,三四组读孟子。2′
三、疏通全文13′
1、按朗读分组讨论解决梁惠王与孟子的言论,疏通文句。3′
2、释疑2′
3、以口头回答问题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5′
⑴解释加点字(幻灯2)
察邻国之政( )( ) 不加少( ) 填然鼓之( )( )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 直不百步耳( ) 是亦走也( )
或百步而后止( )
⑵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幻灯3、4)
于①寡人之于国( )②移其粟于河内( )③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其①移其民于河东( )②移其粟于河内( )
以①请以战喻(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 )
之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邻国之政( ) ③无如寡人之用心( )④填然鼓之( )⑤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⑥寡人之民不加多( )
耳①尽心焉耳矣( )②直不百步耳( )
⑶解释下列词的古今异义。(幻灯5)
河内凶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
兵刃既接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__
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_____今义:________
4、每边派一同学分别代表梁惠王和孟子,用现代汉语表演一下当时的对话。(即通译全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