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30字。

  例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    ,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国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    的民族魂。
  A.风雨飘摇 百炼成钢 B.风雨飘摇 百折不挠
  C.风雨同舟 百炼成钢 D.风雨同舟 百折不挠
  (2008年福建福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D
  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正确选项为D。此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运用成语填空的能力。试题载体来自“5•12”汶川大地震的有关报道。解答这道题,考生首先要读一遍试题材料,唤起“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回忆;其次是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对选项中四组不同搭配的成语进行辨析;第三是根据“同胞情”“民族魂”选出正确的选项。
  常见失误分析:
  例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试根据相关提示用初中古文中出现的成语补全文段。
  当前行中暂时落后时,我们是选择沉沦退缩还是奋勇向上?吴下阿蒙说我们当努力向上,总有一天让别人发出“    ”的感叹。在道义面前,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我们是选择苟且的生,还是凛然的死?孟子说我们当    。
  (2008年湖北黄石市中考试题)
  答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舍生取义
  分析:此题是一道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成语填空的能力。要求填写的这两个成语都出自考生所学的古文中。正确答案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和“舍生取义”。解答此题,考生容易忽略题干要求,不与文段内容以及考生学过的相关古文相联系,从而导致误填。解误方略是要抓住题干中“初中古文中出现的成语”这一关键语句,根据文段内容联系所学古文进行填写。
  能力提升练习:
  Ⅰ中考试题精编
  1.下列各句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
  (2008年四川泸州市中考试题)
  2.依次为下面语段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 ① 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 ② 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③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 ④ 。我们要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A.①百折不回 ②宽容 ③空中楼阁 ④百感交集
  B.①坚强不屈 ②宽容 ③可望不可即 ④喜怒哀乐
  C.①百折不回 ②宽恕 ③空中楼阁 ④喜怒哀乐
  D.①坚强不屈 ②宽恕 ③可望不可即 ④百感交集
  (2008年广西崇左市中考试题)
  3.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   的报国志,也有   的故乡情;有   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