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80字。
《七颗钻石》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课件应用、说板书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是教材分析,《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本文情节简单,但包含的内涵很深刻。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精读品悟课文,在品味语言中初步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第二课时复述故事,拓展延伸,了解综合性学习开展情况,做阶段性小结。今天我着重讲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即对文本的研读、品悟。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设计了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10 个生词,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在能力目标上,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在情感态度目标上,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把会认读10个生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作为教学重点。
其次是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把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懂得关心别人 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先从教法说起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学课件这个教学辅助手段,并以引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读中识字、积累语言、感悟语境。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接着说学法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练生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