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40字。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曹操 东汉
1.品技巧:本诗动静结合,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2. 品技巧:本诗虚实结合,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也是衬托手法)
3. 品意象:诗中哪些诗句最能够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
1. 品题眼、品感情:你从诗的题目中,可以推想到本诗的情感吗?
2. 品字:请分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加点字的妙处。
3. 品情:请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体现作者何种情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朝
1. 眼,品感情:从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 :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品细节描写)
3. :“最爱湖东行不足”,加点词表现作者什么感情?
4.几处"为什么不可以改为"处处","谁家"为什么不可以改为"家家"?
《西江月》辛弃疾 宋朝
一、品画面:本词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品写作技巧:本词用了寓静于动的写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朝
1. 品写作特点:写景烘托。结合本曲分析其作用。
2. 品写作特点:本曲动静结合,结合本曲分析其作用。
3. 品写作特点:描写(白描),结合本曲分析其作用。(布局上的技巧、意象叠加)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八年级上册
望岳 杜甫
1.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的气势和
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赏析"阴阳割昏晓"中"割"的好处
春望
(1)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人为何而“感”,为何而“恨”?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