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80字。
《采薇》教学设计
徐德琳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采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经)两首》中的一篇课文。全诗共六章,每章八句。它选自《诗经•小雅》,是一位戌卒的哀怨歌唱,反映了连年征战给百姓造成的苦难。尽管诗中蕴涵着戍卒的爱国热忱和战斗豪情,但重点却是表现戍卒对久离家园连年征战的不满和浓厚的思乡之情,主要采用了赋、比、兴和借景抒情的手法。由于诗作时代较为久远,学生在阅读时会有语音认读层面的障碍,可能会出现以字(词)害义的情形,所以积累一些《诗经》中常用字(词)的含义是学习该课的重要内容。
2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过《诗经》中的《蒹葭》和《关雎》,刚刚又学过《卫风•氓》,对《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从学习情感及学习态度的角度看基本已消除了刚接触时的畏难情绪。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技术准备
讲授、对话、讨论综合运用。黑板和多媒体。
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
本设计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疏通字词,熟读诗歌。在课堂教学中以“忧”为切入点,设计了两个大问题:诗中的“我”为何而忧?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忧”?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结合背景材料,理解作品复杂的情感,并把握诗中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诗歌内容,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体会诗中抒发的“忧伤”之情,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了解、掌握诗中的比兴与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当我们打开《诗经》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有对爱情的追寻,也有对理想的执著、对婚姻的感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经》中的另一首诗《采薇》,去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情感
1生读。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之后师生共同解决诗中的古今异义的字词。然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表现的画面,并说出诗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赋之诗。
2教师范读。(灵活处理,可读可不读或读最后一章)
师:下面我来读一遍,注意我读的语气,同时思考诗中最能体现诗歌情感的字词是哪一个?
明确:“忧(忧伤)”出现了几次,读诗句:“心亦忧止”“忧心孔疚”“忧心烈烈”。
诗人海子曾说:“生命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之上。”的确,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忧愁和哀伤,每个人的忧愁和哀伤都不尽相同,那么这位士兵的忧愁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一问题一起来读这首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