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初一语文试卷
单位:沙田中学
姓名:黄树喜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其中卷面2分)分数:
同学们,我们的学习又过了半个学期了,现在老师对同学们对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一次检查,请同学们不要担心,你一定会做的,因为这些题目类型老师都讲过,你们也做过的,只要你认真想一想,你一定行的!开始吧,老师等着你的好成绩!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10分)
1、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2分)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①
zuān tàn ,如向②dì qiào 寻求宝藏。
① ②
二、根据提示填空(4分)
1、我们学习了李白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我们学过的《春夜洛城闻笛》的最后两句: , 。
2、用课文的原文回答木兰为什么替父从军的原因:
三、 语言综合运用(2分)
如果你要向同学借一本课外书,而这个同学对书籍是非常爱惜的,你将如何说才能借到这个同学的课外书? 。
四、改正下列加横线的错别字(2分)
(1)、意愤填膺(2)、深遂 (3)、心会神疑 (4)、死而后己
(1)、 (2)、 (3)、 (4)、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8分)
(一)《邓稼先》节选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的品格。在我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请你说说“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是什么样的品格?(2分) 。
2、“这是真正的奇迹” 的含义是什么?(2分) 。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2分) 。
3、“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中的①“如果”是什么意思?②“恐怕”这个词能否删去?为什么?③“竟”字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