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260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10届高三联合考试语文试题,紧扣考纲,突出向新课标的转变.王耀武.  赤峰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
  语文试卷 2009.12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1题为选择题,33分;第12至22题为非选择题,117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1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 12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卷(共33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症结zhènɡ   肯綮qìnɡ    戎马倥偬zǒnɡ    荷枪实弹hè
  B. 鲫鱼 jì      击柝tuò     靡室劳矣mǐ      顺蔓摸瓜wàn
  C. 筵席yàn     鱼腩nǎn     锲而不舍qiè     寅吃卯粮mǎo
  D. 煊赫xuǎn    编纂zuǎn    诘屈聱牙jié      力能扛鼎ɡā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修茸  窠臼  大拇指   细水长流  不修边辐
  B. 蓊郁  飘缈  照相机   反璞归真   心辕意马
  C. 诤友  仓皇  白内瘴   名列前矛   挺而走险
  D. 临摩  嬉游  编缉部   合盘托出  卷帙浩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故事的光芒。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留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C留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D流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 以梅艳芳为原形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
  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窜改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5.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就是传说中的那道山岭。听当地的农民说,这道岭从来就没有人能上去过,上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对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C.高三学生要尽早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并付诸于行动,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自己最终的理想稳步前行。
  D.由于写人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一样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写人散文中的事情多零碎、分散,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关系上有较大的跳跃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6-8题。
  借“申遗”扩大书法世界影响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当年毕加索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而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www..艺术”。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我国隋朝书法。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
  然而,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