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西湖的绿
[教学目标]
1. 感受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炽热情感。
2. 了解游记通过观察抓住特点进行记叙、描写的写作特点;理解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作用;苔、翩、梢、璞、潋、蜿、蜓、袂、舷9字。
3. 初步学会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学会精读和分析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总体把握,2~4自然段。
1. 导入新课:
西湖,是祖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往今来,多少人赞叹她,歌咏她,为她梳妆,为她打扮。当年,白居易修筑了白堤,留下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苏东坡修筑了苏堤,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六十年代初,正当新生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北京女作家宗璞又来到了西子湖畔,流连忘返,冲破深厚的西湖文化积淀,另辟蹊径,留下脍炙人口的游记《西湖的绿》。
2. 朗读体会:
齐读第1、5自然段,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2、3、4自然段。思考:A 以什么为线索?B 游览了哪些地方?而后讨论明确。
3. 赏析第2~4自然段:
a) 第2、3、4自然段,各着重描写了西湖的哪一处的“绿”?
b) 灵隐山的“绿”:逼人的气势。
道旁   苍翠欲滴
飞来峰上 发黑 发蓝
u “扑眼而来”:峰下小径 布满 绿到……
         冷泉亭  遍体生凉
         亭旁   碧澄澄 飞珠滚玉
u 一个“扑”字,道出了西湖之绿的逼人气势,真乃绿满西湖,绿满游人心灵深处。
u 细细体味,而后遐想片刻,齐声朗读。
u 第3句,总写灵隐之绿逼人的气势;第4~8句,具体写灵隐深浓逼人的绿;第1、2 句呢、是单写灵隐之绿吗?不,是总写游湖,“领略了一个‘绿’字”,是第二部分的总领。
c) 灵隐之绿,深浓,气势逼人,苏堤之绿呢?
u 第1句,总写西湖之绿各有不同的意趣。第2句,概括黄龙洞、屏风山、九溪十八涧绿的意趣。“幽”,幽深,千回百折,曲径通幽,颇具水帘洞、瑶琳仙境之神韵;“野”,浪漫奔放,无拘无束,是奔驰草原的野马,是疯疯巅巅的村姑,随心所欲,令人神思飞扬!“闲”,悠闲,是林中泉水,叮叮咚咚,是漫步湖边绿草地的淑女,信步所至,如行云流水。
u 哪苏堤之绿呢?
漫步    烟、微雨
走着走着  莽莽苍苍
          绿茸茸、绿荫荫     (色彩)
                耕牛、牧人、树木、云霞 (形状)
走近看时  青苔  青绿山水画       (布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