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三大题,约3170字。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积累•运用•夯实基础(26分)
1.按课文填空。(10分)
(1)《黔之驴》作者 , 代著名文学家,与 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2)铭,是 的文字。
(3)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 家,世称之为 。
(4)《口技》节选自 ,作者 , 朝人。《 》是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小说。
2.背诵默写。(12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
(2)《爱莲说》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3)采菊东篱下, 。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6)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7)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句子是“ , ”。
3. 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4分)
自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但面对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同时仍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缩水现象,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往往只是一种回忆……
⑴ 体育课上,你如何邀请不爱运动的小强参加体育运动 (2分)
⑵ 假如你有机会代表同学与校长就以上现象面对面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 (2分)
二、阅读(61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4题。 (16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3)驴不胜怒,蹄之。( ) (4)技止此耳。( )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 。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 、 。(4分)
4.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12题。 (17分)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