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70字。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2、熟读并背诵诗作。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民族英雄,同学们谁能举几个例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首诗《过零丁洋》
  七战匈奴——卫青    匈奴末灭
  何以家为——霍去病  
  精忠报国——岳飞   林则徐
  明朝的戚继光 剿灭了危害中国的日本倭寇
  明朝的郑成功 收复了被荷兰侵占的台湾 
  清朝的左宗棠,收复了被侵占的新疆。
  清朝的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
  2.在学习本诗作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本诗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诗的内容。
  2.朗读全诗,体会诗的主旨,背诵全诗。
  3.体味诗人舍生取义的人身观,学习诗人坚贞不屈的气节、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二、预习积累
  1.请写出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生词并注音。
  2.《过零丁洋》是一首     (体裁)。八句话可分为四联。一二句叫     ,三四句叫    ,五六句叫    ,七八句叫       。
  3.这首诗的作者是      ,字    ,又字   ,号   ,著有《      全集》。
  4.请找出诗中的比喻句。
  5.请找出诗中的千古名句。
  三、 简介作者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劝他写信招降在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四、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仍在海上坚持抗元的宋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敌帅张弘范称其为“好人!好诗!”(之后二十多天,只有八岁的南宋最后一位皇帝,由大臣陆秀夫背负跳海殉国,誓死不降。)
  五、 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六、 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七、 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八、 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九、 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十、 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