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0字。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并进而理解表现形式,特别是情景交融、联想与想象、运用典故等方法。
  2.掌握诗歌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特别是一些词语的准确含义
  【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中有关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理解句意,概括此词的中心。
  3.理解本词中的想象,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诗词中的联想与想象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穿插大量图片,加深对本诗的赏析和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上节作业
  背诵《沁园春•长沙》
  二、 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毛泽东)这是毛泽东16时的时候一次升学考试的作文,名人少年多立志,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一种感觉是:万里江山我为主。这种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可以说贯穿了毛的一生,在任何恶劣的历史关头都能坦然面对一切,指点江山,笑对风雨,就连他的爱好也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喜欢游泳,几次横渡长江,虽然风高浪急,但在毛泽东眼里,却是小菜一碟,“长江横渡只等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有关游泳的词《水调歌头•游泳》,再来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三、 学生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四、 分析词句理解内容。
  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写作者的行踪。
  提问:为什么不说“才留长沙步,又到武昌行”?为什么不说“才饮长沙酒,又食武昌豆”?(诗要用形象思维,不宜直说,诗又要合乎逻辑的思路,题目是游泳,就要与“水”有关,因此“长沙水”“武昌鱼”均入诗中)
  明确:作者当年视察大江南北,兴致很高,行迹匆匆,“才”、“又”两个副词说明了时间短暂。行程紧促。 这种乐观开朗的心境是全词之主调。
  2、“万里长江横渡……今日得宽余”正面描绘作者畅游长江时的感受。
  提问:作者游于长江时的感受如何?从哪些词语表现出来?(心胸开阔、豪迈自信)
  明确:作者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在开阔的江面上游泳,十分欢快,十分惬意。一个“楚天舒”的“舒”,从侧面写出心中之舒畅开朗:“得宽余”,则从正面写出心中的舒展与自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