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拖累( ) 啮噬( ) kuì( )赠 吝sè( )
2.改正错别字。(4分)
相形见拙 自得其乐 为期不远 不醒人事 十拿九稳 万惯家私 意兴阑栅 趋炎附势
3.解释下列加粗字。(4分)
(1)莫名其妙( )(2)郑重其事( )(3)俗不可耐( )(4)忐忑不安( )
4.写出下列加粗字所指代的人物的名字。(3分)
(1)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
(2)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面前。( )
(3)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
5.简答。(4分)
(1)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这句话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答:
(2)“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2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7.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150字左右的语段。(3分)
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放进了垃圾桶,被考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了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到他的公司当了领班。
——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可以了。
8.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然后答题。(12分)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1)对选文中关于“我”父亲的描写,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其实他早就看出那个卖牡蛎的水手像于勒,只是于勒的外貌变化太大,使他想认又不敢认。
B.从他断断续续的语气来看,他陷入了对弟弟受苦受难的心疼和自己发财梦破灭的双重痛苦之中。
C.从父亲了解真相后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为于勒欺骗了自己而气恼、愤怒。
D.从父亲了解真相后的种种表现来看,他陷入了极度的惊恐和绝望之中。
(2)父亲说“出大乱子了”,你认为会出哪些“大乱子”?请至少写出两条。(4分)
(3)选文对母亲的 、 和 进行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个 的人。(4分)
(4)选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从小说的情节结构来看,这里属于 部分。(2分)
9.阅读《家书》一文,然后答题。(11分)
①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
②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③“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④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