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江苏邳州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孟凡军
老师提示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具体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①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②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③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命题人往往就一段或几段甚至全篇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或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等等。这就要依据试题指定的范围去分析试题,分析材料。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般而言,有三点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知道每一层次到底说的是什么,观点怎样。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一个句群几个句子,首先分清第一层在哪里,这是关键。一般第一层次也不是太明显,这要结合句意和连接词语来判断,是并列关系,还是转折关系;是递进关系,还是因果关系,这要分清。第三步,就是试分析假若第一层次在这里,对理解本段意思有无影响,对强调重点有无影响。
具体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1、从形式方面分析:⑴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⑵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如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3)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这种语段,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2.从内容方面分析:(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2)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经典原题
一:(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004年辽宁卷,五)
“认识自我”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