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50个字。
《长城谣》教学实录
(附教学后记及教研室点评)
执教者:平远县茅坪中学 刘琼媛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2、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人情感。
2、学习朗读诗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活动性语文教学法(以探究质疑法为主)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师:(唱《长城长》)“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歌?歌词歌唱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在华夏儿女心中,长城早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身在异乡,长城始终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谁说起长城,都会热血沸腾,隔海相望,与祖国大陆同根生,血肉相连的台湾同胞更是如此。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长城谣》里再次谛听游子的心音。
2、介绍作者
说起席慕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老师的中学时代,她曾是我们膜拜的偶像。她的诗和散文都写得极美,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有关介绍。(课件展示作者生平,突出她的祖籍,家乡。)(席慕容,1943年出生于重庆,之后随父亲定居台湾。她的故乡,是她诗中的“刺勒川,阴山下”的那个莽莽苍苍的大草原。可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出生,也不在那长大,更从未回故乡看看。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她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关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尽情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此诗就是在此种情境下写成的。)
二、朗读诗歌,整体把握全诗
1、教师范读全诗,把握全诗的感情
(1)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在诗中抒发的对祖国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先听老师朗读一遍。
(2)读诗要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能把字音读准了,下面请大家根据老师屏幕上的节奏划分,一起朗读一遍全诗。
(3)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说得没错,因为海峡多年的阻隔使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如火如潮。那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这种思念之情的呢?下面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首诗。
2、生自由朗读。
(1)诗人抒写自己思念祖国思念家乡,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2)间接抒情要借助具体的物来寄托和抒发心中的感情,这个物就叫意象。在这首诗里主要的意象有哪些?(长城、黄河)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意象来抒情呢?
生1:因为诗人的故乡就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诗人想到长城黄河就想到故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