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8550字。扫描答案.天津市河东区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ll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踝骨(huái)    租赁(lìn)    按捺(nài)    饿殍遍野(piǎo)
  B.炽热(chì)    暂时(zhàn)    蓓蕾(1ěi)    唾手可得(tuò) 
  C.奴婢(bì)    噱头(xué)     恪守(kè)       怙恶不悛(quān);
  D.优劣(1iè)    抨击(pēng)    木讷(nè)    谆谆教诲(hu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愤懑    更迭    黄梁一梦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咽喉    沼泽    虎视眈眈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C.商榷    吝啬    留芳百世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静谧    辞藻    铤而走险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整体上看,我国的______事业发展速度相当快,但西部地区的滞后现象仍不容忽视。
  ②市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_____不可避免地影响正式规则的运行和社会变迁的进程,
  ③这位责任编辑只能对文字负责任.至于书籍的其它环节,他就_______了。
  A.电信     从而    鞭长莫及
  B.电信    进而    望尘莫及
  C.电讯    进而    鞭长莫及
  D.电讯    从而    望尘莫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B.十三亿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以勤劳俭朴、智慧勇敢而著称于世,这是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民族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随便丢弃。
  C.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
  D印度发生地震后,当地政府和国际社会全力救助,目前灾民已经住进了临时帐篷,生活也妥善得到了安排。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问)、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 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 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