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70字。

  《热爱生命》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①了解作者蒙田,掌握随笔的基本文体特点与风格。②了解课文的思路从而把握课文的整体思路,并且领会其语言魅力。③深刻了课文的内涵,树立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信念。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启发。
  【教学思路】:通过对预先设计的问题的回答来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通过对文中的语句理解深刻领会文章的内涵,再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启迪。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语
  (配背景音乐《手牵手》)9个日夜对于常态的生活而言,只能算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但对于隔绝于井下的150多名同胞而言,没有食物,没有音讯,只有无边的黑暗和随时可能没顶而来的大水,在那里,每一分钟都是人世间最漫长的煎熬。
  是什么使这一个个奇迹出现?
  这些在尘世间摸爬滚打久经历练的兄弟,吃树皮,喝脏水,把矿灯收集起来,以保证救援到来的那一刻它们还能准确指示自己的方位。生的信念,生的毅力,让这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兄弟成为光彩照人的群体。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蒙田(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 法国思想家、散文家。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或译《随感录》。它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宋的洪迈给“随笔”下定义言“意之所之,随即记录”“纵意而谈,涉笔成趣”这是我国最早给随笔下的定义,也最贴切地阐释了随笔的特点。
  三、 听朗读带,正音
  赋予   厚赐   惋惜   弥补    丰盈  躁动不安    枯燥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系列的小问题来对课文进行解剖)
  1、《热爱生命》的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什么开头却从“度日”说起?
  生命”对人是公平的,人人都有,又和“度日”呀,“光阴”呀,密不可分,但是,面对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作者深知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态度。从这入手,会使人感觉:浅显、熟悉、亲切,其后就会自然的一步步的接受作者的观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