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40字。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高志平   地区:湘潭     学校:湘潭县六中  邮编 :411225   
  电子邮件:630593264@QQ.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选修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桥边的老人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7学段
  教
  学
  目
  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
  学
  重
  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教
  学
  思
  路 1、布置预习,了解作者及创作风格,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明确目标,了解本单元和本文的教学目标
  3、文本解读,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与重点
  4、应用拓展,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主要
  教学
  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教辅资料和网络预习和探究
  2、指导学生讨论
  3、讲授小说创作常识
  教
  学
  资
  源 1、整理发放预习资料
  A、写作背景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 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B、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以“老狮子”的称号,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2、多媒体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