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60个字。
《沁园春雪》汇报教学实录
执教者:李沧
(通过谈话,了解学情,确立目标,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先搞个调查,大家平时一般都喜欢看哪一类书?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本书?
生1:我最喜欢看探险类的。
师:哦,探险类的。什么书?
生1:呃……
师:有点紧张,慢慢想。
生1:(继续思考)
师:坐下想想再说。你说,喜欢读哪类书?
生2:我比较喜欢科普类的。
师:科普类的。你呢?
生3:看杂志。
生4:读名著。
师:名著多了去了,你喜欢读哪一本书?
生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师:好,请坐。你呢?
生5:《童年》
师:看来前苏联的一些文学名著对大家影响还是很大的。有的同学喜欢读杂志,有的同学喜欢读科普类文章,有的喜欢探险类的,(生1举手)你想起来了?
生1:《海底两万里》
师:噢,这本书现在很受中学生朋友的欢迎。也有同学读名著,但是非常遗憾,没有同学喜欢读诗,为什么不喜欢?
(有学生议论:读不懂,没意思)
师:哦,太难懂了,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诵读、欣赏诗歌,希望在这节课上完以后你能觉得读诗是很高雅的事,很快乐的事。“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代很重视“诗教”,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今天虽然远离了诗歌,但是,诗的语言是所有文学体裁中纯粹的、最凝练的,如果把文学比作项链的话,诗歌呢,就是项链上镶嵌的熠熠生辉的宝石。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这颗美丽的宝石啊?
生:(齐)想!
(环节一:朗读,个别指导)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板书题目)。我们既然是诵读诗歌,首先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我提一个基本的要求:大家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畅,做到不误读、不加字、不漏字。(生沉默)谁来?没有自信?有一位同学举手了,两位了——大家知道什么叫自信吗?
生7:自己勇于尝试,自己相信自己。
师: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我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自信就是自己不难为自己,自己不和自己过不去。你不要想着一上来就诵读得跟央视的播音员一样,你就把你自己的真实水平读出来就行了,别难为自己,是不是?你来试试?(生陆续举手)
生8:(诵读全诗)。
(众生鼓掌)
师:多么清脆的声音啊!读得字字响亮啊,不过我纠正一下,读“分(fèng)外”不是“分(fēng)外”。好,基本上能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畅。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高一步,大家说我们怎么读就能比刚才读的稍好一点点?好,你先说。
生8:我觉得应该再读出些气势。
师:怎样的气势?
生8:因为毛泽东主席的词比较豪放。
师:词可分婉约词和豪放词。婉约词像大家学过的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们也用同样的声音来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感觉怎么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