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梅县松源中学 黄幸华
主题词:语文 教学 课程改革 提高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为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本着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本学科的特点:在诸学科中处于基础的基础地位。语文水平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其他各学科成绩的提高,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推进。如果语文教学仍按以前旧的模式、老的套套去进行教学,将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本人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 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要能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如我在讲授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孔乙己》这篇鲁迅先生的传世佳作时,就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以下问题来营造气氛,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等能力。
1.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类似孔乙己这样的人吗?我们应怎样对待这种人?
2.在到咸亨酒店喝酒的人当中,孔乙己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对他的命运有什么影响?
3.从文章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身强力壮,但他最终走上了偷窃道路并因此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这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4.这篇文章是批判孔乙己的好逸恶劳、迂腐可笑,还是批判当时的社会制度(或文化制度)的腐朽呢?
5.学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孔乙己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6.谈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并把它写成一篇500以上的读后感。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并加以思考后,让他们围绕以上问题加以讨论,对于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教师再加以启发诱导,使一个鲜明新活的孔乙己的形象跃然纸上。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便于学生在全面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源,从而很好地把握全文的主题思想。如第1题旨在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后联系实际,加以比较,认识到哪些爱慕虚荣、死要面子、自欺欺人、迂腐可笑的人最终是得不到好结果的;第2-4题旨在培养学生抓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话,再结合课文的其他叙述,使学生了解到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封建教育制度(或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造成了他们死要面子、迂腐可笑的性格,他们空有强健的体魄,但不屑与“短衣帮”为伍,不能自食其力,最终得到悲惨的下场;第5题旨在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去思考孔乙己的最后结局可能有几种,只要说得有道理的我都给予肯定,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