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20字。
《垓下之战》学案
编制人孟庆利
教师寄语
独立思考,用心阅读,合作探究,让课堂成为你展示自我的舞台。
指导思想: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两点要求(重视此法句法的积累,重视民族精神的传承)以“三步骤四环节”为总体指导思想,努力构建高效的师生和谐课堂新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目标
一、 掌握“一巴掌”文言知识点。
二、 如何来评价项羽的悲剧意义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一) 自主学习
一、 背景衔接: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四年八月,项羽、刘邦在荥阳、成皋已相持两年多(成皋之战)。项羽因腹背受敌,少食无助,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以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属汉。
九月,项羽按约东归。刘邦采纳张良、陈平建议,乘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并约韩信从齐地,彭越从梁地(今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因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楚军反击,汉军大败。
为调动韩信、彭越,刘邦划陈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以北至谷城。为其封地。韩、彭遂率兵攻楚;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彭越亦从梁地西进。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北上;刘邦则率部出固陵东进、汉军形成从南、北、西三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向垓下退兵。
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致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见大势已去,乘夜率800骑突围南逃。刘邦遣灌婴率5000骑兵追击。项羽迷路,被汉军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兵败自刎。
二、与项羽有关的典故
1【学万人敌】: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2、【彼可取而代也】: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3【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打破煮食用的锅,凿破所有的船,以示决心。后来形容不留退路,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叫“破釜沉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