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1张,简明扼要。有教案。

  海燕
  高尔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2、整体感知课文。
  3、理解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4、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深刻体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研讨点拨法 对比阅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了解作者;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理解烘托、对比等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
  一、导入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博击狂风巨浪;当鸟儿们都躲避风雨的时候,它却高声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就是海燕!
  二、走进作者
  高尔基(1868—1936年),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1906年发表了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自传性的三步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展示听读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①、听读中感受的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②、听读中感受的语言(富有音乐的节律,气势磅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