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50字。
《为了忘却的记念》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为了忘却的纪念》选自高一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这篇文章是由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所写的,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散文。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烈士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烈士们的无限从机宗敬和怀念之情,歌颂烈士们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以及对反动派的深切愤恨,揭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卑劣。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但教师不宜过多烦琐地分析,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领会作者的深切感情和写本文的主旨。
2.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的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培养学生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
3.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
(1)情感与态度目标: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对革命烈的深切怀念和歌颂之情,以及对反动派的愤怒和憎恨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弄清题目的含义,推敲文中过度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3)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4.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A探讨文章主旨B遄摸重点语句
(2)难点:A题目含义的理解B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
录象,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拟订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解释题目,讲解作者及时代背景,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通过讨论探究,质疑,理解文章主旨,推敲文中过度语句,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理解文章中三个典故的内容和作用。
第一课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趣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设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起悬念的作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的姐妹篇《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两篇文章都是悼念革命烈士的文章,都包含了作者对烈士的怀念和歌颂,对反动派的愤怒和揭露。(放相关的教学录象,板书课题)
2.简介时代背景
本文是鲁迅先生写于1933年2月的一篇文章,它是为纪念左联的五位革命青年遇难两周年而写。揭示了蒋介石统制集团的白色恐怖。(放映资料录象)
(二)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由于本文章篇幅较长,所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