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70字。
关于二期课改高一语文教材注音的几点看法
五爱高级中学 朱晴
使用二期课改教材后,才知道它和一期课改教材相比,确有不少优点,其显著的一点便是知识的开放性。以前无论是全国统编教材还是上海的H版S版,其知识点都是封闭的不完整的。例如鲁迅的小说,只要知道那么七、八篇,甚至听一位特级教师讲过,鲁迅的小说只要记住《祝福》选自《彷徨》,其他的都选自《呐喊》。而二期课改教材通过拓展课,弥补了这些不足。
本文只想就二期课改高一语文教材在注音方面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音要必须
这是指应该选好给哪些字注音。这套教材有的字应该注音而没有注,有的字没有必要注音而注了音。
我认为,选择注音的字应该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应该选择学生已经掌握的常用字。1981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颁布了《现代常用汉字表》,其中规定了常用字3755个和次常用字3008个。经过小学、初中九年的学习,高中学生对于三千多个常用字的读音应该还是能够掌握的。因此,注音应该选择次常用字和非常用字而不应该选择常用字。本教材在这方面有值得商榷之处。在第一册所选的231个注音字中,有29个是常用字,它们依次是粟(16页注①)、梭梭(50页注①)、喧(52页注①)、茨(67页注④)、霓(71页注④)、毗(71页注⑤)、臼(86页注④)、隅(87页注⑤)、灼(90页注②)、涅(104页注②)、觅(105页注⑧)、眷眷(106页注②)、晦(117页注⑩)、馁(139页注④)、檄(144页注⒄)、噎(146页注⑧)、厩(147页注④)、赂(148页注②)、窖(151页注⑧)、啮(151页注⑿)、阉(156页注①)、殆(167页注①)、溯(170页注⑥)、壬(171页注②)、衍(175页注⒂)、沃(175页注⒂)、湍(176页注⑦),占了13%。在第二册所选的126个注音字中,有17个是常用字,它们依次是挛(12页注①)、捻(12页注②)、楔(93页注⑦)、于(107页注②)、酋(107页注④)、檄(109页注③)、悸(117页注①)、惮(131页注⒁)、曳(139页注③)、馁(140页注⑥)、撰(140页注⑾)、汀(149页注⑥)、砧(150页注⑧)、厩(153页注④)、揖(156页注⑥)、畴(156页注⑧)、舷(158页注⒂),占了13%。这还不包含一些多音字,比如第一册138页注⒂“[恶(wū)乎长(cháng)]在哪方面擅长。”,142页注⑩“[长(zhǎng)者]年高忠厚的人。”,这些字其实只要搞清楚它们的意思,读音是不会搞错的。当然,一些容易搞错的多音字又另当别论。
上面提到的“于”,只有一个读音,更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就应该掌握的,有必要注一下音吗?
当然,上面提到的有些字,是会有个别学生,甚至一些学生错读,但这应该通过“容易读错的字”解决,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解决,而不是重新学习。其实上海的学生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是常见的,当然不可能都一一注一下音。
选择注音的字还应该注意教材编排的系统性。有些字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注。例如上面提到的“檄、馁、厩”等字在第一册注过,即使学生原来没有掌握,经过高一上的学习,也应该能够掌握了,但在第二册中又注了一遍,有必要吗?
“蹙(cù)”在第一册12页注③、第二册75页注①各注了一次;“恶(wū)”作疑问代词用,在第一册135页注⑤、138页⒂、第二册129页注⑨各注了一次;“恶(wù)”作厌恶的意思,在第一册135页注③、164页⒅各注了一次;同样,“单(chán)”在第一册147页,第二册107页注②中也各注了一次;“廪(lǐn)”在第一册151页注⒇、第二册131页注⑾各注了一次;“湮(yǎn)”在157页注①、第二册145页注⒂各注了一次;“乐(yào)”第一册163页注②、182页注④各注了一次;“悖(bèi)”第一册175页注⒀、182页注⑿各注了一次;“属(zhǔ)”解释为“连续、跟随”的,在第一册141页注③、170页注⒇、第二册164页注⑿各注了一次;第二册167页“荇(xìng)”在第二册81页注②已经注过,但在164页注⒁、166页⒇又注了两次;先不管这些注音是否正确,这种重复显然是不必要的,这显示了教材编排少了点系统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