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00个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案例分析(王小二)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理清写作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1、理清写作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同重点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初读标题,明确议论方式。
  教师板书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请学生朗读,并且说说朗读的语调语气(反问、设问);若看作设问,该怎么回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你打算如何反驳对方?如果写成文章则就是驳论文。
  (由读句子引入论点,由论点上的争议引入驳论文。)
  2、读背景,了解鲁迅情感。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为国民党政府推脱,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那么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读出观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明确鲁迅所持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三、读清思路
  1、国民党政府的错误观点是?
  2、错误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指名读一、二两段。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最后一味求神拜佛。
  3、鲁迅为什么认为是它是错误的?
  指名读三四五段,用笔勾画重点语句。需要交流则小组合作。(失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