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十一中2004年初三初三(上)文言文检测试题检测题
语 文 试 题
命题:宋恩贵,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
说明:本试卷共有五个大题,52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12分,每空0、5分)
1、采菊东篱下, 。
2、 ,收取关山五十州。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
4、气蒸云梦泽, 。
5、 ,江船火独明
6、足蒸暑土气, 。
7、 ,拔剑四顾心茫然。
8、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 。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忧国忧民情思的一句是: , , 。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的名句是: , 。
11、《醉翁亭记》中写四时之景: , , , 。
12、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 , 。”
13、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中的两句来勉励他:“ , 。”
14、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回答)
二、课外古诗文阅读(18分)
(一)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17题.(6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扬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1、淮上:唐代淮南节度使治所所在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2、扬子江:长江在今仪征、扬州一带的古称。3、风笛:临风吹笛。4、离亭:路边的亭子。)
15、这首诗的主题可概括为写 (两字),表达此主题的古诗有很多,如:
(写一首诗名)。(2分)
16、请按提示在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2分)
1)点明友人之句: 。2)写出音乐之句: 。
17、阅读欣赏后,你以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8—24题.(12分)
任末好学
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克④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⑥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籍。③庵:草屋。④克:挤、榨。⑤蒿:蒿草。⑥静衣:干净的衣服。)
18、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负笈不远险阻(背着) B.题其衣裳(写)
C.临终诫曰(最后) D.更以静衣易之(更换)
1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 B.以记其事(书上的)
C.更以静衣易之(指任末) D.夫人好学,虽死犹存(还,仍然)
选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20、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 )(2分)
A.人就是要不断学习,否则能有什么成就?
B.人不想努力学习,又怎能有什么成就?
C、人连学习都不要,那怎能有什么成就?
D.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
21、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 )(2分)
A.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就点燃剖扎好的麻蒿条子来照明。
B.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就点燃布缕和麻蒿来照明。
C,草屋里光线太暗,就点燃一缕缕的麻蒿来照明。
D.草屋里光线太暗,就点燃布缕和麻蒿来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