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70字。

  诗歌鉴赏总说
  周子良
  一、诗歌总说
  (一)高考回顾   A、多为短诗。B、语言通俗,明白如话。C、命题人多在选材上注意与教材上学过的内容有关系。D、近几年多为抒怀诗、写景诗,偶有咏物诗、怀古诗。
  (二)考查内容
  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二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三)诗词的特点 ①高度的概括性   “一”   诗歌是最精炼的艺术形式。诗人往往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一事、一物、一景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生活截面,把对生活的看法压缩在短小的篇幅里,从而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在鉴赏时,要根据诗歌的概括性特点,把握事、物、景后面浓缩的思想感情。
  ②生动的形象性   “特”   形象是诗的生命。鉴赏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要注意把握是单一形象,(多为绝句)还是群体形象。(多为律诗)“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便活灵活现地点染出春色的灿烂。
  ③强烈的抒情性   “情”   无论是写景诗、咏物诗,还是哲理诗、叙事诗,都必然要抒情、言志。在鉴赏的时候,一定要透过景、物的表征,把握作者所抒的情、所言的志。
  二、诗歌语言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诗歌主题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坚守节操,愤世嫉俗;
  游子逐客,忧愁寂寞,伤感孤独;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恬淡;
  登高览胜,热爱自然,赞美生活;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别恨离愁,征夫思妇。
  古代诗歌,主题浩如烟海,就其所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而言,大体可概括为:
  ①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