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从叶圣陶的《精读指导举隅》导入,突出合作学习,读词赏“愁”,含写愁方法及其审美指导。含配套教案,约1520字。
柔肠一寸愁千缕——《声声慢》鉴赏
王娜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课前播放《如梦令》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一、 课堂导入:(10:35)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听过一曲《如梦令》,轻拂历史的尘烟纱幔,在三千年古典文学中,将愁情抒写到极致,恐怕得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怎一个愁字了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声声慢》,与它相知,聆听易安居士的倾诉。
大家先来自由吟咏,感知词意。
二、吟咏词韵:(10:36)
1、学生自由诵读诗词;学生示范朗读,评价,教师点拨。
2、录音范读,体会词境。同学们听听朗读录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
引导: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凄苦情”的词。注意找准节奏,尽量读出感觉。
3、学生齐读,融入感情。
引导: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在向我们倾诉什么?——愁。
(投影)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三、合作学习,读词赏“愁”:
(一)小组读一读,细心的揣摩、体会,看看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易安居士的一腔愁情。易安居士以词代声,各组同学不妨读一读,品一品词人的万古愁心。把时间交给各个学习组,开始行动吧!(10:42)
(二)小组交流成果展示。(10:47)
(三)师小结:(11:00)
诗人的愁是铺天盖地的。并且将这漫天愁绪进行了细细地纺织。
景物衬愁动作显愁心理绘愁愁语即情语。
我们再朗读一遍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回忆品味,加深理解。
引导:一曲《声声慢》将李清照晚年凄苦情愁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高手,我们不妨走进易安居士另外两首词,解读另一番愁情。
(四)言愁诗词赏析:(11:03)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武陵春》
(导:愁有了重量,车装船载,沉沉甸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