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5680个字。
上海市长宁区2010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雪尽马蹄轻(《观猎》)
2.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
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云中谁寄锦书来?,月满西楼。(《一剪梅》)
5.坐潭上,,寂寥无人。(《小石潭记》)
6.,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泪空流”的“空”字用得很精妙,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和,也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愤慨。(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年……梁州”两句,是词人回想自己当年心怀壮志,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的情景。
B.“关河……貂裘”两句,语势急转直下,与前两句形成强烈落差。
C.“胡未灭……泪空流”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感情浓烈。
D.“此生……沧洲”三句,表现出作者虽然已是暮年,但仍然壮心不已,充满豪情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上文选自《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号。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文章《》(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文描写山水之美,为后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了铺垫。
B.本段文字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显得亲切自然。
C.本段主要介绍了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得名由来以及醉翁之乐。
D.本段文字采用了由大到小,层层推进的写法。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乃命羿曰()(2)更射之,又不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14.文中有一个地方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请摘录出来。
(2分)
15.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