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语文一模期终测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沪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6 KB
评级:
时间:
2009/1/11 22:29:19
下载:
本月:1 总计:35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7020字。2009届上海市长宁区一模期终测试卷(0901)
(一) 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
○1作为异军突起的手机文学,其创作方式之便捷、传播速度之快、受众覆盖面之大、商业前景之广,足以令文学的其它文学媒介刮目相看。应该说,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引导,提倡高品质、高格调的手机文学艺术创作,因而,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就成了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既要求内容短小,又要求表达得意,这本身就对手机文学的创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采用连载的办法来化解这个矛盾,但对于一篇千字小说来说,发送量也有十几次之多。若发送次数再多下去,势必会影响读者的接受兴趣。因此,即使是连载形式的手机文学,也还必须在“短”字上下功夫,必须寻求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
○3增强手机文学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可精心选择艺术视角。显然,手机文学是不可能展开一个整体化、全方位的勾画,只能通过一个绝佳的视点或巧妙的角度,运用“惜墨如金”的笔法直指心灵的敏感处。同时,它的语言必须精妙。语言的精妙体现在形式上,往往是讲究音韵协调、句式齐整之美,凸现优美凝练的视觉表层效果,戏谑、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精短的语言如同利刃一般瞬间穿透读者的心灵空间,刺激读者的心理空白。换言之,也就是把手机语言的承载功能与形式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产生视觉愉悦和心理冲击波。
○4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在审美追求上,它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取得“开心一笑”、“快意一笑”、“会心一笑”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就是要达到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就“心满意足”了。手机文学除了短小精妙,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做文章,能够给人以轻松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张力是手机文学的存在之本,那么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是手机文学的生命之根。
○5幽默可以解开心情凝滞的结扣,释放出生命快乐的种子。幽默风趣,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挖苦与谩骂。绝妙的讽刺总是和幽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以一则流行于学生中的短信文学为例:“好迪说大家逃才是真的逃;大宝说今天你逃了吗?汇仁肾宝说他逃我也逃;脑白金说今年开学不逃课,要逃就逃专业课;高露洁说我们的目标是没人上课!”逃课,对于学生来说本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可经过创作者的戏仿“歪曲”、添油加醋之后,充满着反讽意味,给那些沉浸在紧张学习气氛中的学生们增添了不少快乐。
○6灵动则是生命智慧的自然流露,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换句话说,也就是创作者说出了读者想说却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想到却极想想到的东西。如短信小诗《关于爱情》中写道,“还没有离别,就幻想着重逢;还没有相聚,却恐惧分离。”乍看去,寥寥数语,细想来,却韵味悠长,极真切地传达出恋人心中的独特感受,让人不禁会心一笑。这种艺术效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也流淌着生命的灵动,如同唐人绝句一般,意味隽永。其实,正如幽默与讽刺交融一样,灵动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审美意味。
○7手机文学,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媚俗求利。
○8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地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 机械复制把文学话语符号化,变文学为可操纵的系统行为,这不能不说完全消解了文学的主体性;而过分媚俗求利的做法,则使手机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随之丧失殆尽。
○9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媚俗求利双重缺失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 “文化垃圾”。手机也就不再是文学的一块阵地,相反,却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点心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变了质的点心毕竟是有害的,对于广大手机文学读者来说,“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
○10不可否认,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任何一种夸大或贬低都是不切实际的妄谈之举。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分)第1段中“足以令文学的其它文学媒介刮目相看”中“其它文学媒介”应该包括纸质文学、广播文学、 和 。
2.(3分)第4段说:“○4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简析这句话的含义。
3.(3分)第5、6段所举例子的作用是:
4.(3分)下面关于文章结构分析正确的项:
A.全文共三层,1、2为第一层,是总说。
B.全文共四层,中间两层第2-6与7-9是分说。
C.第2-6与7-9是递进关系,构成分总
D.第2-6与7-9是是并列关系,为文章的第二层,是分说。
5.(4分)根据文意,概括手机文学有关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的要点。
文化诉求:
文化缺失:
(二) 阅读下文,完成6-12题(22分)
吴县四柏 梁衡
○1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有个大司马叫邓禹的在今天苏州吴县栽了四棵柏树。经岁月的镂雕陶冶,这树竟各修炼成四种神态。清朝皇帝乾隆来游时有感而分别命名为“清”、 “奇”、“古”、“怪”。
○2最东边一棵是“清”。近二千年的古树,不用说该是苍迈龙钟了。可她不,数人合抱的树干,直直地从土里冒出,像一股急喷而上的水柱,连树皮上的纹都是一条条的直线,这样一直升到半空中后,那些柔枝又披拂而下,显出她旺盛的精力和犹存的风韵。我突然觉得她是一位长生的美人,但她不是那种徒有漂亮外貌的浅薄女子,而是满腹学识,历经沧桑。要在古人中找她的魂灵,那便是李清照了。你看那树冠西高东低,这位女词人正右手抬起,挟着后脑勺,若有所思。柔枝拖下来,风轻轻拂着,那就是她飘然的裙裾。 “险韵诗成,挟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3西边一棵日“奇”。庞然树身斜躺着,若水牛卧地,整个树干已经枯黑,但树身的南北两侧各劈挂下一片皮来,就只那一片皮便又生出许多枝来,枝上又生新枝,一直拖到地上,如蓬篙,如藤萝,像一团绿云,像一汪绿水,依依地拥着自己的命根——那截枯黑的树身。就像佛家说的她又重新转生了一回,正开始新的生命。黑与绿,老与少,生与死,就这样相反相成地共存。你初看她确是很怪的,但再细想,确又有可循的理。
○4北边一棵为“古”。这是一种左扭柏,即树纹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上海市南汇区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嘉定区200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调研试卷 沪教版
(上海卷解析)上海市2009届普通高等院校春季招生语文考试卷 沪教..
上海市2009届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语文考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200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冠龙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2009届高三语文十四校联考试卷 通用
上海市松江区27校联考2008-2009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7校联考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