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480字。  商丘市一高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Xingxing224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第一卷答案正确涂在机读卡上,将第二卷各题的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否则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找出下列各项加点字中读音正确的一项(     )。
  A.垝垣(wēi)   侘傺(chà)  葳蕤(ruí)  伶俜(pīng)
  B.否泰(pǐ)    踯躅(zhú)  呦呦(āo)   激湍(tuān)
  C.便言(pián)  窈窕(yǎo)  愀然(qiǎo)  江渚(zhǔ)
  D.庐冢(zhǒng) 梵语(fán)  舳舻(zhú)  壬戌(ré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
  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
  B.天气忽冷忽热,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人已经人满为患了。
  C.赵本山的小品《卖拐》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了。
  D.目前,以韩国现代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韩资企业来盐城投资,到去年年底,韩资在我市利用外资中比重占到半壁江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如潮。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
  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4.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建筑是凝固的诗:               ;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2)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          。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  ③④   B.①②  ④③   C.②①  ③④   D.②①  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藻类为生物燃料辟蹊径  
  科技的进步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但也“制造”出许多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比如。粮食应该给人吃还是给车“吃”。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近些日子却成了人们争议的焦点。    据英国《卫报》本月初报道,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自2002年至今年2月,全球一揽子粮食价格上涨了140%,而促成这一涨势的因素中,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因素只占15%,另外75%的推动因素,则要“归功于”美国与欧盟大力开发生物燃料。
  油价高企和随之而来的燃料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生物燃料在一些国家便有了市场。不过,近期国际粮价的陡然上涨,生物燃料对粮食资源的占用又招致了很多批评的声音。一些人指责说,一方面是数亿人口陷入缺粮危机。甚至有很多人食不果腹,另一方面,有的国家却拿着穷人的口粮如玉米等农产品生产生物燃料,让富人开着跑车兜风,这样的现实让人难以接受!
  在世界粮价暴涨这一事实中。不管生物燃料的推力实际上有多大。它目前面临的处境都很尴尬,似乎有点进退两难。而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的《藻类的祸害与恩惠》的文章,倒是有可能给困境中的生物燃料解套。
  这篇文章说,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每到夏季藻类在河流、湖泊和近海“为害”的消息频繁见诸各国媒体,然而,藻类在适宜条件下疯狂繁殖的特性,却可使其成为制取生物燃料“极富吸引力的原料”。英国藻类学会会长、敦提大学教授杰弗里•科德乐观地认为:“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