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70字。

  学校 哈一二二中学 姓名 奚春玉 学科 语文
  课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龄 9 年 职称 中教一级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辛弃疾及词的写作背景,结合书下注解,理解本词典故的基本含义,了解词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合作讨论,探究典故的深层含义,总结怀古诗的鉴赏方法;通过比较,得出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激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辛弃疾及词写作背景,理解本词典故的基本含义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结合资料,敢于大胆地探究典故的深层含义及内在联系,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总结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当堂背诵。
  教法
  学法 诵读法、自学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
  手段 多媒体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及
  教法或学法
  一、
  导入 课前学生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古代文人登高必赋,苏轼登高想起了雄姿英发的周瑜,那么,曾经亲自参加抗金战争的词人英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有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压卷之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前阅读渲染气氛温故而知新,注重知识衔接;创设问题情境,容易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学习的激情,是激情引趣法。
  二、
  检查预习情况 生:使用投影仪展示作者、写作背景及词风的相关资料。
  教师用幻灯片明确: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秆,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是词人中的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参加农民抗金义军。他曾手刃叛徒义端和尚,直闯五百万敌营活捉叛徒张安国。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对金屈辱求和,对起义军排斥。辛弃疾被迫隐退,报国无门。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 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或网络资源收集、整理知识的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