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60字。

  2010高三决胜高考之新颖论据
  柘荣一中潘源祯
  热点主题:挑战权威、超越前人、坚守真理、超越时空的孤独
  1、新颖素材:黄钟大吕马寅初
  (1)历史碎片
  一生历经3个朝代,跨越两个世界。
  马寅初1882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的一户农家,1906年在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博士学位。马寅初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几个重大历史阶段。他在各个关键时刻,总是支持进步,追求光明,欢迎革新,反对倒退。他是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前有蔡元培,后有马寅初。
  北大百年,出了两位伟大的校长。前50年,是蔡元培;后50年,是马寅初。蔡元培“兼容并包”,“包”饱学之士;马寅初只认真理,绝不摇曳随风。1957年他公开发表《新人口论》,提出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观点。但《新人口论》被诬陷为“马尔萨斯在中国的翻版”,“向党向社会主义进攻”。他本人的处境极其艰难,但他始终坚持真理,毫不动摇,公开声明:“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尊严不能不维护。”历史和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其中的预言完全被中国的人口实际状况证实,客观规律给予中国的惩罚比他预见的后果有过之而无不及。
  应试指导:以上为原始素材,需加工过才可用入作文中。
  (2)人物简评
  一种思想如果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思想者马寅初没有能走出这样的宿命。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深刻的思想和光辉的人格才愈加熠熠生辉,光照后世。
  应试指导:建议记住。
  思想者的第三种类型
  卞毓方
  ……
  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就此被推上了审判席。面对“右派分子”的政治高帽随时会扣下来的生存险境,和挚友亲朋的力劝姑且检讨、蒙混过关的苦口婆心,马寅初选择《新建设》刊登《重申我的请求》,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公开宣布:“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能够说出这番话的大贤大哲,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唯有马寅初一人。套用传统名言,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我常一低头,眼前就会出现一位白须飘拂、拍马摇枪的老黄忠,啊,不,一位岿然独立的大英雄!马老不老,守正白眼朝天,立世青眼向文。他总是能让人马首是瞻,瞻到血沸,沸到流泪。历史不堪垃圾的重负,后人为轻装前进就不得不学会健忘。然而,我相信,无论无常的岁月经历多少轮回,马寅初高昂的头颅和勃发的英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