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
昆山市蓬朗中学刘祖元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教学设想:
1、本文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要上升为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
2、教学难点: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你们家里的房子装修阳台封了没有?你喜欢封阳台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准下列生字词
沐(mù)浴 孵(fū)育 倏(shū)然 喧嚣(xiāo) 悖(bèi)论
蚂蚱(mà zha) 咆哮(páo xiào) 恬(tián)淡 温馨(xīn) 龟(jūn)裂
2、 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课文是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如何展开的?
明确:
课文围绕着阳台到底要不要封这个话题展开的。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3、 楼房设计为什么要有阳台呢?
4、 如今有些家庭在装修时,首先要封阳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5、 文中的“我”既然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
4、“我”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为什么?
明确:
1、 楼房设计有阳台,主要是为了让居住在楼房中的人有室外活动的场所,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2、 为了增加住房的使用面积;阻隔住城市的喧闹;
3、 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一是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出于让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的善良愿望;二是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4、 “明天先不封阳台”,理由和目的是,“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