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5290字。
宝山区200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一模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3、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5、 , ,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 ,尽其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驴》)
(二)古诗词理解(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7、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
B、颔联中有诗人对岁月、世事的感慨。
C、“历历”、“萋萋”采用了迭词来写江上美景。
D、《黄鹤楼》是一首七言绝句。
8、诗人面对“黄鹤楼”,抒发了 之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登泰山记
(节选)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9、选文作者为 ,他是清代 派古文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描绘的是泰山夕照图,第二段描绘的是泰山日出图。
B、第二段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相照应。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由高向低俯视,“绛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日出美景。
D、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雄伟、壮丽的
日出景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