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80字。
正确处理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照堂
写议论文,无非是摆事实与讲道理。事实就是用来支撑观点的材料。这是狭义的材料。广义的材料,还包括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之类。不少学生写议论文,以为只要提出观点,再把用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呈现出来就完了,他们还有自己的理由,事实胜于雄辩。其实,议论文的本质特征,恰恰表现在“雄辩”上。“辩”,就是分析,就是论证;没有“辩”,哪有“议论”文?在材料与观点之间,一定要有纽带、桥梁,一定要建立有机的联系,这样,材料的论证作用才能得到凸显,文章才有逻辑力量。
例文一
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伟大的祖国正处于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时代。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中华民族哪一个有志之士、热血之躯不希望自己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成功,当然包括机遇、天赋、环境等诸多因素,但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勤奋。正如鲁迅所说:“伟大的成就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我国古代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飘若流云,舞若虬龙,是同他勤学苦练密不可分的。他曾在“兰亭阁”练字,在兰亭池涮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兰亭池的水都被墨染黑了。由此足见王羲之的勤奋精神。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没有春日里辛勤的劳作,哪能换来硕果累累的金秋?
古人这样,今人又何尝不如此?中国外贸出版社的编审王同忆不为安逸的生活所诱,不为平庸的趣味所惑,时刻拉紧生命的纤索,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年轻的王同忆掌握了英、法、日、俄等十几国文字,编辑了厚厚的大字典,被人称为“王十国”。王同忆承认,他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勤奋,再勤奋!
成功,是多么诱人的字眼,可是它只垂青于那些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不畏艰险努力攀登的人!
中国不乏勤奋之人,异邦也不鲜勤奋例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