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990字。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仿真预测卷六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工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袖襟(jīn)    泪潸潸(shān)     涣(huàn)然冰释     名噪(zào)一时
  B.惊愕(è)      绝命书(jué)      轩(xuān)然大波     以儆(jìng)效尤
  C.服侍(shì)    汗涔涔(cén)      奴颜婢(bēi)膝      踯(zhí)躅不前
  D.沉吟(yín)    催化剂(jì)       吹毛求疵(chī)      高屋建瓴(lí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夸讲    墨守成规    堕落腐化    金銮殿上坐皇帝
  B.聒噪    行踪诡秘    狙击敌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
  C.睢鸠    融会贯通    叠床架屋    玄都观里桃千树
  D.配带    对簿公堂    甘冒不韪    纸上得来终觉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马英九提出以“中华台北”的名称加入世卫,若能获重大突破,这可能将成为两岸破冰的重要里程碑。选择“中华台北”,理应是马英九经过深思熟虑所提。
  B.中国话剧的主流,无论是在农村以及城市,始终是沿着雅俗共赏的道路发展着的,话剧到群众中去才能发展壮大,把话剧视为高雅艺术,等于自设藩篱。
  C.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小慎微,礼行天下,我们会少很多麻烦,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D.中国青少年近视趋于低龄化,近视率平均达40%。事实表明,光污染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因素,鉴于这种情况,专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未雨绸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通过基层直选,可以让民众熟悉并尊重民主的游戏规则,公民可以通过一次次的反复实践,从中把握现代民主的内在品格和操作规程,以驾驭民主的能力素养;
  B.大家还指出,国务院决定批评石油部主要领导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是造成“渤海二号”事故的原因之一,这对上海也有教育意义。
  C.冯氏贺岁电影中的京味幽默当然不仅仅是冷气十足的王朔式政治调侃加葛优一本正经的表情,冯小刚的对白也在社会的发展中与时俱进。
  D.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严格履行职责,按照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资料显示,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小地震,大地震相对较少,其中6级以上强震每年发生10次一200次;7级以上大震平均每年18次;达到8级或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平均每年1次~2次。从地震发生位置的地理环境上看,全球地震可分为板块边缘地震和板块内地震两大类,而地震灾害绝大部分来自板块内大陆地震。据统计,大陆地震所造成的
  地震灾害占全球地震灾害的85%。
  来自有关部门的权威信息显示,我国恰恰是板块内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根据20世纪有仪器记录的资料的统计,我国发生的大陆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平均每年发生30次5级以上地震;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仅地震频次高、范围广,而且地震强度极大。
  因此,及时准确的地震预报,对于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然而,人们对地震预测、预报成功的期望远高于现今地震科学研究的实际水平。长期从事活动构造研究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等工作的徐锡伟说,地震的孕育及发生过程极其复杂,其规律性尚未被人们真正掌握。而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
  由于地壳的微妙变化发生在地底下,很难观测,而且地震的概率小,目前科研人员还没有找到一种可靠的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的科学依据。现有的一些观测,大都停留在观察动物反应等经验判断上,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使在震前观测到了一些异常现象,也很难判定是否和地震有关,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和环境、气候变化也都会导致异常现象出现。多数大地震都没有足够让人信服的震前预兆。
  据地震专家介绍,地震预报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其中,人们最需要的是短期和临震预报。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地震观测技术方面、在地震预报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在地震震例资料和现场预报经验的积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频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