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010字。  玉溪一中高2011届09-10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保留好试卷,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角色 露骨 力能扛鼎 量体裁衣 拾级而上
  A.júe lòu káng liàng shí
  B.jiáo lù káng liáng shè
  C. jiǎo lòu gāng liáng shí
  D.júe lù gāng liàng s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勘察 前扑后继 提纲挈领 揠旗息鼓
  B.慰藉 优柔寡断 穷兵黩武 明火执仗
  C.脉博 同仇敌忾 利令智昏 沽名钓誉
  D.赧然 鼎力相助 提心掉胆 英雄气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        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②任何人间理想都         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 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        的伟大呵!
  ④匐匍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所忽略——蛇          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毫无察觉。
  A.遏制 抚慰 惊心动魄 悄无声息 B.遏制 安慰 惊天动地 蹑手蹑脚 
  C.阻止 安慰 惊心动魄 蹑手蹑脚 D.阻止 抚慰 惊天动地 悄无声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月19日,市教育局召开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09年市直学校德育工作,并仔细解读了市直班主任的职级评定。
  B.针对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执意拍卖中国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的行为,由80多名中国律师组成的"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本月9日向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和收藏人正式发出律师函和律师声明,表明了反对拍卖的立场,阻止拍卖进入法律程序。
  C.本次“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所造成的。
  D.“躲猫猫事件”在一片质疑的喧嚣声中成为政府处理网络舆情的实验性标本,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保证调查程序的公正性、信息的透明化,让人信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①②③⑥⑤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③①⑥⑤②④         D.③②①④⑤⑥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陈奂生进城,并不像走进贾府的林黛玉那样,首鼠两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 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世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 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刻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