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0字。
附件一
毕节地区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承诺书
评比类别 □教学论文 □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其它:
题目内容 《宋定伯捉鬼》主题挖掘刍议
教师姓名 王正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75 年 11 月 职称 中学一级
单位全称 贵州省威宁县第四中学 单位地址 贵州省威宁县第四中学
联系电话 办公: 手机:13238582018
电子信箱 Email: wnszwzw2009@163.
个人诚
信承诺
1、 我郑重承诺(在括号内打“√”)
(1)所写教学论文为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 √ )
(2)所写教学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 √ )
(3)如果经查实属于抄袭,我愿接受取消论文评比与交流资格,并在全区通报批评,三年内不得参加教研系统论文和课题评比的处分( √ )
2、主办 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
同 意( √ )
不同意( )
承诺人签字:王正伟 2009年6月10日
《宋定伯捉鬼》主题挖掘刍议
【作者简况】
姓名:王正伟 性别:男
职称:中学一级 学历:大专
单位:威宁县第四中学 电话:13238582018
通讯地址:贵州省威宁县第四中学 邮编:553100
【摘要】作为小说,《宋定伯捉鬼》一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的眼里,所能挖掘出来的积极意义应是不尽相同的。只是引导学生把握作的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这一主旨是不够的。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要结合现实及作品中的形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挖掘作品的时代主题,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宋定伯捉鬼》 时代主题 挖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编录了晋人干宝《搜神记》里的一个作品《宋定伯捉鬼》。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宋定伯遇鬼、捉鬼、买鬼的经历。故事短小离奇、引人入胜;语言简练明快、生动活泼。作者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成功地塑造了“宋定伯”和“鬼”两个鲜明的形象,不愧是一篇优秀作品。
文章阅读提示里指出:“在科学知识比较贫乏的年代,迷信盛行,作者写人胜鬼的故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许多相关的资料也表明:故事写宋定伯遇鬼,与鬼斗智,最后捉鬼、买鬼,寄托着人们能战胜邪恶的思想。以上这些说法无外乎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主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在科技知识贫乏的那个年代,人们只能用迷信去解释那些他们所不能客观认识的事物,于是乎鬼神的存在也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了,以致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了几千年的今天,这种思想仍不时地影响着人们,仍不同程度的抑制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通过教学,坚定学生“生活中不存在鬼,鬼神的故事是人的思想寄托”的信念,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