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40个字。
教学案例
孙权劝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农五师八十六团第一中学马兰(15909096762)
2009年3月7日
15 孙权劝学
设计要素 设计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文本,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形象地感知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关键字词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并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比较阅读,理解《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
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解决办法 本文是故事性的文言文,应抓住“朗读”来进行教学,以读促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积累文言文的能力。搜集了有关作家、作品和相关人物孙权、吕蒙、鲁肃的资料。对本文已做了预习,能够熟练朗读。在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上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成语上有一定的坡度。积累名言警句上可能有所欠缺。
学法指导 1、在读中体会人物的语言情味。2、引导学生理解、探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3、指导学生学习要有所思。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借助背景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解、探究课文内容
1、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2、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3、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