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2090字。  2010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厦门双十中学)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2)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  5题。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后从袁傪讨袁晁、陈庄二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自良谓防曰:“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劳自旋。俟其返,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侯。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宗欲以自良代燧。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①布帛米粟有差。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注]①赙(fu):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战功累授右卫率              累:多次
  B.二垒厄其归路                  厄:切断
  C.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稍:稍微
  D.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        多:赞美
  3.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李白良“战略眼光”的一组是(    )(3分)
  ①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      ②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
  ③虏求战不得,师劳自旋        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
  ⑤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平定安禄山叛乱时,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征战,因为战功卓著,被提拔为右卫率。
  B.薛兼训死后,李自良做了鲍防的牙将。焦伯瑜因未听从李自良的建议,导致与回鹘作战失败。
  C.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深受元帅马燧的信任。在多年的征战中,他辅助马燧成就了许多功名。
  D.德宗非常欣赏李自良,想用他代替马燧的职务,李自良以长时间做马燧下属的理由诚恳地拒绝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3分) 
  译文:
  (2)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
  (1)诗歌第二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全诗具体赏析。(2分)
  (2)第三句“我与山灵相对笑”,笑中既有无奈又有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