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50字。共50篇初中学生必会古诗,含练习及答案。

  古 诗 赏 析
  大桥镇中学 语文组
  (一)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选自               ,是组诗                中的一章。全诗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                      。
  2、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诗中描写的实
  景                      是,虚景是                    。
  3、诗中展现海岛微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4、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以”表示东临碣石山的目的是观沧海。
  B、“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感。
  C、这两句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
  D、诗句直接写人,使我们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沧海的勃勃英姿。
  5、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短短十六字,描绘出一幅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奇景。
  B、这是全诗的重点层次,从中可见诗人以丰富的奇特的想像绘制的大海形象——它的雄浑的气势和包含一切的胸襟。
  C、大海意境开阔,气势雄浑,也是诗人愉快心情和美好情操的象征。
  D、全句意境为: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好像发源于沧海。
  6、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是曹操北征乌桓班师途中所写。
  B、诗的开头和结尾相呼应,表达了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C、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在写景的十句诗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将眼前的景物与奇特的想像融合在一起,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这四句诗写的是边塞                     ;前两句写边塞                  ,后两句写                        。
  2、第一句写风,从正面写的是“        ”字,从侧面写的是“      ”;第二句写雪,“八月”点出        ,“即”字表现出作者的                  之情;第二句的“           ”与第一句的“              ”字照应。
  3、第三、四句是千古咏雪名句。它用      的修辞方法来写景。“         ”字写出边塞气象变幻之奇;而且表现出诗人的感情已从           变为            。
  4、后两句中“       ”、“       ”两个词显示出了盎然春意。
  (三)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