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安徽省芜湖市2010年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7 KB
评级:
时间:
2010/5/26 9:59:41
下载:
本月:1 总计:20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9820字。
芜湖市2010年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日期:5月7日上午9:00—11:30
WORD录入:淮南六中 程道流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考场座位号与本人姓名、考场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在吞噬传统
在某种意义上,传统是文化的代名词。现在的文化没有多少能够沉淀为具有持久价值的文化,它们中绝大多数将被历史淘汰,有价值的文化总是汇入传统,成为传统中的新分子。在某种意义上,工具理性是传统文化的杀手。因为工具理性总是要求新,总要否定“过时”的文化形态,从科学发展的视角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创新原则极容易被滥用到其他领域,比如滥用到宗教或人文领域,形成解构风潮,使文化动荡不定,使传统在动荡中泯灭。
理性本来应该在人的支配之下,它发展到工具理性的地步,人类便难以控制它,只能任凭它兴风作浪。工具理性代替上帝成为向人类发号施令的新教主,代替人文文化成为人际关系的仲裁者,代替道德与自我完善成为人类的终极目标,代替撒旦成为天人关系的挑拨离间者,也将代替天道成为人类末日的宣判者。
工具理性取得霸主地位之后毫不客气地解构人类以往的约定与秩序,宣布它们无效。人类数千年苦心经营的道德、观念、规范、风俗受到从未有过的挑战。这样下去,用不了百年,人类以往的人文文化将被扫荡一空,人类将变为只重逻辑与理性的机灵鬼,贫穷到除了技术与财富什么都没有的可怜地步,那时人类的精神与道德将彻底灭亡!那时“人类”才会真正明白:对于具有多元需求的人来说,多余的财富什么用也没有,而道德与良风美俗则多多益善。
工具理性之可怕在于,它所提供的世界图像是物的本相,是对造物主造物初衷的分析与解剖,丝毫不涉及人(工具理性中永远不包含怎样做人以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可是人们却普遍愿意通过工具理性寻找人生真谛,愿意一切都顺从科学的意愿。科学一项足以抵消人类数千年创造的文明总和!科学是迄今最具权威性的文明形态,无匹敌者。
固然,宗教或者人文文化只是提供一个民族或有特定地域对自然或人的理解,都不像科学那样具有普遍的性质,但地域性、民族性正是这个多元世界所需要的。当人对世界或人对自身的认识被纳入一元化轨道的时候,人的物欲之外的意义全部消失,人变为欲望的奴隶,尽管这个奴隶看上去越来越富有,越来越不可一世。怪不得温伯格在其《最初的三分钟》一书中愤怒地说,在科学的世界里,,宇宙没有故事,只有定律!费耶阿本德则说,神话比科学更伟大,因为科学毁灭文化,而神话是在创造文化!
宇宙没有故事,人间有故事吗?有,不过科学越发达故事便越低俗、荒诞,那样的故事有不如无!
尽人事总要付出代价。传统的代价是束缚人的进取心,不让人的欲望过度亢进。科学把人从这种压抑中解放出来,但人的进取心过于亢奋,以至于人无法做自己的主。这不是比传统的弊端更大吗?
(选自王文元《人类的自我毁灭》)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工具理性”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工具理性总是要求新,总要否定“过时”的文化形态,而创新原则一旦被滥用到其他领域,就会使文化动荡不定,使传统在动荡中泯灭。
B.理性本来应该在人的支配之下,它发展到工具理性的地步,人类便难以控制它,只能任凭它代替上帝、人文文化、道德与自我完善、撒旦、天道等兴风作浪。
C.工具理性所提供的世界图像是物的本相,是对造物主造物初衷的分析与解剖,丝毫不涉及人,所以人们普遍愿意通过工具理性寻找人生真谛。
D.工具理性取得霸主地位之后毫不客气地解构人类以往的约定与秩序,宣布它们无效,人类的精神与道德将彻底灭亡。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文化没有多少能够沉淀为具有持久价值的文化,它们将被历史淘汰,有价值的文化总是汇入传统,成为传统中的新分子。
B.人的需求具有多元性,当人对世界或人对自身的认识被纳入一元化轨道时,人的物欲意义全部消失,人变为欲望的奴隶。
C.宗教或者人文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正是这个多元世界所需要的,虽然它们只是提供一个民族或有特定地域对自然或人的理解。
D.工具理性中几乎不包含怎样做人以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费耶阿本德说,神话比科学更伟大,因为科学毁灭文化,而神话是在创造文化。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被杀死了,谁是元凶?在某种意义上,工具理性是传统文化的杀手。
B.从科学发展的视角看,工具理性的创新原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滥用下去,用不了百年,人类以往的人文文化将被扫荡一空。
C.传统就是文化的代名词,当人们愿意一切都顺从科学的意愿时,科学一项足以抵消人类数千年创造的文明总和!
D.传统的代价是束缚人的进取心,不让人的欲望过度亢进。而科学的代价是使人的进取心过于亢奋,以至于人无法做自己的主。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①,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自责曰:“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②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③。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安徽省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六) 人教版
安徽省安庆一中201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0年高考语文二模冲刺卷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合肥市2010年高三教学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版
安徽省2010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共10套) 人教版
安徽省宿州市201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初中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下语文第一、二单元..
安徽省2010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三)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芜湖市第12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课标..
2010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