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760字。
古诗歌鉴赏训练六
351.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诗人以“诗家”的眼光赏景,“诗家”欣赏的是怎样的景色?(2分)
(2)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参考答案】
(1)明丽清新的早春之景。(2分)
(2)“看花人”欣赏繁华似锦的景象,“诗家”欣赏绿柳才黄的景象。(2分)以“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的强烈对比,表明二者的不同审美情趣,以“清新”与“喧闹”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4分)
352.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怀吴中 (宋)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4分)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4分)
【参考答案】
(1)一是用“柳”音谐“留”,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353.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4分,三个点各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2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
354.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请简要分析诗中第四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①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情绪(2分)和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2分)。
②第四句跟前句形成强烈对比(1分),由实而虚(1分),从侧面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2分)
355.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