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70字。
作 者:邱孔龙
联系地址:江苏省滨海第三中学
选时新素材 写真情实感
——苏版七上第一单元作文指导
话题展示:
背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让我们感动,辞去多项荣誉的季羡林让我们感动,用自己的身体护着学生的殷雪梅让我么感动……
在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请你以“让我感动的——”为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精彩指津:
师:从这个题目来看,这篇文章的核心是什么?
生1:我认为是“感动”。
生2:还要突出是“我”的感动,而不是别人的感动,。
师:不错。那么后面的空格处应填什么内容呢?
生3:可以填人,可以填物,也可以填事情。
师:无论填什么内容,都应该写出让我感动的原因。即使不明确写出来,但也要在叙述的过程中让读者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这些“感动”从哪里来呢?
生4:如果我写谁让我感动,那么,肯定是写我非常熟悉的人,在平时对他的观察中已经领会了他身上让人感动的地方,只不过是通过我的笔写出我的眼所看到的、我的心所领悟到的、我的脑所想到的东西。
师:非常好。我们写文章就是要把心中的感受写出来与别人交流,要明白我们写文章不是为了写而去写,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这是我们写作的根本原则。那么这个“感”到底从哪里来呢?
生5:“感”是从生活中来。生活给了我们以无限的灵感。但它并不会自动跑到我们的心中,必须要我们睁大眼睛去关注生活,敞开胸怀去拥抱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这样才能获得较为丰富的写作材料。汉朝的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万里路”,就是指要从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从20多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查史迹,采访史料,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史记》。
生6:我认为我们要想从生活中寻找让我们感动的对象就应该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通过观察身边的各种人、事和物,把它们的相关的信息储存在脑这个“仓库”里,等我们写作需要的时候,这些材料,就会自动出现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之中。
师:这就出现了新问题。我们动手写文章的时候,是不是写我们头脑中最先闪出的材料?
生7:我每次写作文的时候都是写从头脑中最先蹦出来的东西,后来看看别人的文章,大家所运用的素材都差不多。我暗自高兴,我的水平已接近大众化了。
生8:不能这样写。我以前也经常写这样的素材,但是我慢慢地发现这类的素材大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