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小题,约6080字。

  九年级质量调研题(语文)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鱼我所欲也》)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李白《行路难》中“                           ,                          ”
  的诗句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精神的写照。
  6.诗人韩愈对“春草”似乎情有独钟,在《春雪》一诗中,用“二月初惊见草芽”写出自已对春意的期盼;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又用“                           ,
  ”来描绘雨后春草初生的勃勃景象。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山间水畔景色,寓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8.“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无数游子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或直抒胸臆,或对景抒情,抒写自已浓浓的情思。范仲淹《渔家傲》的诗句
  ,                          就表达了游子这种怀恋故土,思念家乡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九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                                                       九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作者              ,东晋         、辞赋家、散文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桑竹之属(       )          (2)便要还家(       )
  (3)无论魏晋(       )          (4)延至其家(       )
  11.第一自然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2.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又“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3.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3分)
  (乙)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
  黠鼠赋
  苏子①夜坐,有鼠方啮。拊②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③中空,嘐嘐聱聱④,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⑤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