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7130字。
湖北省石首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六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将准考证号、姓名清晰地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3.请务必在答题卷(7—10页)上答题。
4.答题卷右侧的座位号填写准考证号最末两位数。
★祝考试顺利★
一、(26分)积累运用。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胆怯(qiè) 琴弦(xuán) 锐不可当(dāng) 鞠躬尽瘁(cuì)
B.诘责(jié) 阔绰(chuò) 功亏一篑(kuì) 锲而不舍(qì)
C.攒动(cuán) 颓唐(tuí) 叱咤风云(zhà) 相形见绌(chù)
D.慰藉(jiè) 鸟瞰(kàn) 蓦然回首(mù) 广袤无垠(mào)
2.(2分)(2分)依据例句,再写二个与上文语意连贯的句子。
希望是如此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功亏一篑
希望是 ① , ;
希望是 ② , 。
3.(2分)读文答题。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①文段中写云层由“卷层云”到“高层云”再到“雨层云”,其变化特点是: 。
②文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4.(8分)根据语境将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走进古典诗词,触摸诗人情怀。“ ① ,润物细无声”是春夜的喜悦;“ ② ,一夜乡心五处同。”是望月的感喟; “蒹葭萋萋, ③ 。”迷惘的是沾湿伊人裙袂的晨露;“半卷红旗临易水, ④ 。”飘飞的是侵袭雁门将士的寒霜;“ ⑤ ,万方多难此登临。”是凭楼的沉郁;“大漠孤烟直, ⑥ 。”是出塞的淡定;“最爱湖东行不足, ⑦ 。”是长堤春行的惬意;“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峰回路转的豁然……,一切景语皆成情语。
5.(8分)综合性学习。
在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班级开展了以“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在读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提出的一些看法,请根据要求回答。
(1)甲同学说:“有人说写作文是快乐的,但现实是写作的主题和题材就不是‘快乐’一词所能涵盖的,因为人有喜怒哀乐,烦恼和痛苦在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其次就写作过程而言,依一般经验,写作也是先‘痛’而后‘快’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不正是写作艰苦形象的写照吗?”请你用一句话概括甲同学的观点。(2分)
(2)背诵与默写名言警句是语文学习中常做的事情,但乙同学说:“在互联网时代,那些背诵的内容只要上网一查就知道了,何必去花时间背呢?”而实际上背诵真的很有必要,请你为“背诵,很有必要”这一论点提供两条道理或事实论据。(2分)
(3)丙同学说:“名著是历史的积淀下来的精华,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名著中的内容也不能反映现实社会的状况,让现代社会的人再去读那些名著似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拍。再说读名著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影响平时的学习。”对丙同学的说法,你持什么看法?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