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50字。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人们用生命与真情,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流芳百世的名篇。《虞美人》系词皇李煜的绝命词,词中所含惊天泣地之情历来为人感叹,收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曾背过《虞美人》,对李煜有一定的了解,或通过阅读或通过影视。对词这种文学样式也不陌生,初中、高一都有一定的涉及,学生有阅读的经验和审美经验。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就“笔落惊风雨”专题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本文拟以《虞美人》为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设计如下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体会文本的情感、思想。
  2、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吟咏、对比、想象等对诗文进行鉴赏,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3、引领学生对作家及其作品作较深的探究,与作家对话。
  教学重点: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对诗文进行鉴赏,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走进作家内心,与作家对话。
  一、[导入]
  由电视剧《李煜与赵匡胤》的片尾曲《问君能有几多愁》引出课题《虞美人》,教师与学生一起唱,激发学生兴趣。
  二、[走进文本,精读细品]
  (一)[整体感知]
  用词中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愁)
  (二)[走进文本,研读]
  1、走进李煜
  对于李煜,同学们知道多少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他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是一位君主,曾是一位坐在龙椅上谈笑江山,坐拥美人的君王;是一位坐不理政,睡不思国的君王;他贵为一代帝王却终沦为阶下之囚。)
  2、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词人愁从何来
  (春花秋月多么美好,凝聚和包含了人间最美妙的良辰美景,可此时,良辰美景依旧,但欢乐往事成烟云(已成过眼云烟)
  试想一下,夜深人静,囚居于小楼之下的词人面对皓皓明月,多少故国之思,多少凄美之情,多少美好时光涌上心头,真是不能回首,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雕栏玉砌与朱颜,一个是“应犹在”,一个却是“改”,真是“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
  3、对愁的描述,词人运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
  词人就用运用这种时空对比,将愁情引到了顶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