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70字。  

《广告词》课堂实录
  临平职高 叶芝敏
  《广告词》是职高语文第三册应用文单元的一篇课文。对于应用文教学,我们深感头痛,往往会照本宣科,上得枯燥乏味。接受了新课程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上课是要让学生有所得的心态,我对文本的运用作了较大胆的处理。适逢杭州市职教中心领导、专家来我校调研,教研员张金英听了我的《广告词》一课,给予肯定,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现把该课堂教学过程整理如下,希望得到指正。
  一、导入激趣:
  师:我这里有一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写的作文《学做“买卖”》,我读一段,请大家评价一下。“快来买呀,快来买呀,跳楼大甩卖,一块钱一个马达!”“小玩具两元一个,大玩具三元一个,时机不容错过,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走过路过不容错过,天下可真掉馅饼了!”“开业大吉,一律八折!”“挥泪大甩卖,不怕捡便宜的快来!”……(学生笑)
  师:作文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生:做买卖的场景。
  师:听后对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印象如何?
  生:感到幽默风趣,很生动。
  师:写作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运用了很多广告词,这些话平时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觉得很亲切。在作文中出现这种“生意经”觉得很幽默。
  师:因为引用了广告语,文章显得十分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板书课题)“广告词”。
  (全班四个大组,分别推荐组长一名,依次为:周月明、贾国艳、张宁、陈美。教师在黑板上划好记分区和各组的“责任田”。)
  二、 竟赛活动——“还我本色”:
  师: 一段时间内,不少广告策划者利用成语及俗语琅琅上口、妇孺皆知的优势,将它们改“头”换“面”,变为广告词。这样做,固然能产生较强的广告效应,但使人们在记住广告内容的同时,也记住了篡改后的成语,久而久之,人们容易对某些成语的个别字词混淆不清,致使出现错别字和成语意义理解错误的现象。对于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也产生负面影响。一时间内,还成语、俗语本来面目的呼声又日益强烈起来。   
  注意竞赛规则:各小组长上场抽广告卡,每组5题,一式三份,分到四人小组,集体解答,组长汇总后,在黑板上写出该成语,纠正错别字,并猜出是什么物品的广告。以速度和准确率记分,字迹不清或书写不规范不得分。
  (学生快速抽取广告卡、小组积极讨论,组长纷纷上黑板写,有些小组长,信息收集不全,跑上跑下,反而影响了速度,教师提醒:欲速则不达。全部完成后,按速度分别记4-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