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豪放词意境探幽》说课稿
丹阳市第六中学 马秀华
一、说教材
“词自晚唐以来,以清切婉约为宗,至苏轼而又一变。”自苏轼开创豪放词派以来,豪放词以其壮美的意境、慷慨激昂的感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艺苑奇葩,为中国文学长廊构建了一幅幅壮丽的图画。高中语文课本也选取豪放词引导学生诵读赏析。主要集中在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册第二单元以及语文读本的诗歌鉴赏单元。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模块教学就是试图打破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将每一单元中数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视为一个教与学的“模块”,进行有目标、有系列的教学活动。鉴于此,本人拟将几首豪放词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诵读、比较、探究,做了一些深沉的思考,挖掘出豪放词的共性,力究豪放词意境构建方面的规律,整合成一个关于豪放词意境教学的板块。意境是诗的灵魂,它是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借此让学生在诵读赏析中对豪放词的意境特点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二、说目标
赏析豪放词的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确立依据: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把目标定位在“赏析”上,意在引领学生通过分析豪放词意境的特点,按照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能尽快地领悟豪放词的意境,欣赏壮美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进一步拓展,也是借此培养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豪放词意境特点的归纳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让他们诵读诗歌不难,但让他们把零散的知识归纳起来,找到豪放词意境构建的共性的东西,以求对豪放词的意境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则很不容易,于是把归纳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
诵读法、赏析法、讨论法、归纳法
确立依据: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和赏析领悟能力作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诵读是读诗的基础,也是学诗的基本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必能有所领悟,进而体味、赏析诗歌的意境。而讨论法、归纳法也是语文教学常用到的方法。尤其对这种模块教学,这两种方法,不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重,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开他们运用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意境的空间。
四、学法引导:
1、教师引导、点拨并提供视频资料供学生赏析
2、学生通过诵读,讨论、归纳出豪放词意境的特征,欣赏壮美的境界。
3、回答的问题,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对学生中不正确或不到位的认识教师要好好引导。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
2、介绍“意境”的相关知识
3、豪放词造境观瞻(即豪放词构境的特点)
4、豪放词情感探幽(即豪放词情感抒发的特点)
5、豪放词意与境的统一
6、配以相关的拓展训练(与高考诗歌鉴赏题链接)
7、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一) 导入
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视听画面导入。(以求开始就震撼学生的心灵,营造一种激情澎湃的氛围,使学生与词人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介绍意境的相关知识
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有两大因素:意和境.所谓“意”即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作者认识以及审美情趣等;所谓“境”,就是作品中的“意”转化为艺术力量后所能作用的最大艺术空间,以及这一最大艺术空间所能产生的全部艺术效果。“意”是作家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即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的统一.
(三) 豪放词造境观瞻
拟将豪放词构境特点,即豪放词意象选取特点归纳为四点。这四点主要让学生通过诵读词句、赏析视频资料,讨论、归纳得到。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详加引导,适时点拨。
1、 画面开阔,气势磅礴
(主要靠引导学生回顾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视频资料,诵读最具表现力的词句,以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词句,讨论、归纳得出)
诵读、讨论如下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赤壁怀古》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
                           ————《沁园春•雪》
2、 画面景象富于动感,笔力千钧
学生诵读、讨论如下句子:
《赤壁怀古》的上片 强调动词“东去、淘尽、穿空、拍岸、卷起”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
《沁园春•雪》上片(配以画面欣赏) 强调“冰封、雪飘、顿失、舞、驰……”动词
《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强调“争、击、翔、竞…….”动词
3、 画面景象色彩浓烈,穿透力强
播放《沁园春•长沙》“看”挈领的七句话视频画面,感受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图片展示《采桑子•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讨论、赏析秋天壮美的景象。
4、 选景具有文化内涵,有历史文化积淀
《赤壁怀古》以《三国演义》中的赤壁古战场为背景。(李白、杜牧先后到过此地,并赋诗留念)
《永遇乐》以军事要塞、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京口北固亭为背景,又提到了宋武帝刘裕的故居、烽火扬州路
《沁园春•雪》以中华民族的龙脉之所在,巍峨的长城为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